原標題:東莞畫冊印刷價格
東莞畫冊印前,顧名思義,就是印刷之前的準備階段。在傳統印刷時期,我們把它定義為印刷用印版的制備,其加工過程大致就是依據出版社或委印單位審定的原稿,經印刷廠加工和出版社批樣后輸出陽圖膠片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,目前數字印刷技被廣泛應用,由此必然引起印前計價過程和計價項目的調整。在具體計價項目上則有如下反映:
東莞畫冊印刷價格
在傳統印刷時期,印刷用印版的制備的起點是出版社或委印單位交付的原稿,經過印刷廠整稿、錄入、掃描、制作、打樣、改樣、拼版等加工,終點是出片、打樣。膠片和清樣就是出版社或委印單位收到的制版階段的完成品。因此,所謂印刷用印版的制備是指從起點到終點這一全過程。如按加工對象分,前期只有照排、照相制版和彩色圖像制版三個加工項目,后期則演變為照排和彩色制版兩個項目。當前,這兩個項目大都實行按“P”為基本單位計價?!癙”就是英文Page的第一個字母,相當于印刷術語中的“面”或者“版”的概念。下面就這兩個項目分別進行介紹。本書中引用的工價表為1994年和1996年東莞地區印刷工價的指導價格,參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生產、計價、分析和運算。
1.產品內容難度不同。不同復雜程度或不同難度的產品,其價格是不同的,按由低到高的難度順序排列依次為:社會科學類(包括文中有不同字體、字號、注文、外文、數碼等)、自然科學類、古典類(不混排或行間串排大小字)、社會科學類(文中疊排公式不足112面)、古典類(文中單、雙行混排)、字典類、自然科學類(文中疊排公式不足1/2面)、社會科學類(文中疊排公式在1/2面及以上者)、自然科學類(文中疊排公式在1/2面及以上者)。
2.產品組版形式難度不同。簡單表格(只有橫線或豎線)在上述不同內容的不同檔次基礎價格上加50%,復雜表格(橫線和豎線均排)或歌譜在上述不同內容的不同檔次基礎價格上加100%。
3.產品所用字號大小不同。每P容納字數的基準是750個老5號字,按這種參數作業計出的價格就是基礎價格。由于出版社或委印單位選用字號大小不同,必然會產生折算問題。按工價表規定,凡是字號小于5號字的產品,以實際版面字數除以750字的商數作為該產品的計價用總P數。例如某32開產品使用小5號字排版,每面可容納900字,實際排出400P,則計價用總P數為400P×(900÷750)=480P。設每P單價為6元,那么該產品的照排總價格為6元,P X 480P=2880元。凡是使用大于5號字排版的產品,排出的實際版面數就是該產品的計價總P數。還l?2_lz述32開產品為例,若使用小4號字共排出600P,每P單價仍為6元,則該產品的照排總價格為6元/P×600P=3600元。